10月3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南京大学理学院原院长、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授、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理论物理省重点学科负责人龚昌德应邀做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科技大讲堂”,作了题为“从热力学、超导电性到Higgs机制—质量的起源”的学术报告。宁波材料所所属新能源所副所长叶继春主持报告会,宁波材料所副所长张瑞丽出席报告会并为龚昌德院士赠送了“科技大讲堂”纪念牌。
报告中,龚昌德院士一开场就指出在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普通现象背后,往往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他以热力学的唯一确定原则作为引子,从超导材料的角度讲述了质量的起源,并指出理想抗磁体是对洛伦兹定律在超导材料中的补充。龚昌德院士还讲述了粒子质量在凝聚态和粒子物理中的经典公式背后的意义,以及相关定律不断完善的历程。讲到精彩处,龚昌德院士不时走到听众旁边,为大家科普了超电流、光子质量、Higgs机制、Laplace方程、规范对称性破缺这些看似繁冗而复杂的物理名词背后的精彩故事,仿佛让大家回到了大学课堂中。这些物理学中经典而陌生的公式和定律在龚昌德院士的口中纷至沓来,充分展示了龚昌德院士深厚的理论物理功力、敏捷的思路、严谨的逻辑和矍铄的精神。最后,龚昌德院士还针对宁波材料所目前的能源材料、铁磁材料、信息材料等器件应用研究方向提供了独到的见解,并建议大家要重视材料的界面和表面对器件整体性能的独特作用。龚昌德院士的报告内容精彩,讲解透彻,现场气氛热烈。
龚昌德,物理学家。1932年7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科学的浪漫主义者”。长期从事固体物理的理论研究。早期与合作者利用反演技术求解Eliashberg方程,获得了较精确的强耦合超导临界温度的公式。较早提出二维层状结构引起的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电性会有重要影响,与合作者分析了氧化物超导体的同位素效应,说明仅靠电-声子机制和范霍夫奇异性不能解释高温超导电性,否定了当时国际上这一观点。合作研究了由于准二维结构和反铁磁背景,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体载流子色散规律、压力效应和输运性质的影响。改进了关于高温超导电性的t-j模型的Green函数方法,考虑了有限关联长度的反铁磁背景,证明了t-j模型可以导出某些非费米液体特性,还证明了t-j模型不能满意地解释光电子能谱和中子散射的实验。与合作者较系统地研究了锰氧化合物的电-声子耦合和空穴-轨道子耦合,以及静态和动态Jahn-Teller效应。
龚昌德院士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
张瑞丽为龚昌德院士赠送“科技大讲堂”纪念牌
(新能源所 杨熹)